业务介绍 BUSINESS INTRODUCTION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项目


服务内容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

服务特点

多专业配合,PPP项目咨询涉及的多公司,多专业配合,原来工程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招投标公司、资产评估公司涉及的业务模块,在PPP项目中均会涉及;

服务方式

根据相关政策文件和我们的经验,本项目中我们拟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一) 尽职调查
1.制定整体工作计划
在制定的整体工作计划中明确项目实施的组织结构和协调机制,明确我公司(咨询机构)与有关方面的工作衔接和配合关系;按照政府部门的总体要求,明确项目实施的合理进度安排,以及提出进度保证的措施和建议。整体工作计划和项目进度表将作为项目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2.基础性研究工作
(1)项目 PPP 模式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以及融资缺口分析。
(2)PPP 模式中政府投资资金与社会资金在项目中的合理配置方式研究。
(3)相关收费标准、政策、模式对实施 PPP 融资的支持性研究,以及财政兜底支出情况分析。
(4)中央文件精神解读,政策优惠措施研究或政策指导性意见的研究。
(5)项目补贴方式研究。打捆项目的可行性和方案研究。明确相应的政策、管理和操作问题。
(6)项目实施 PPP 后的政府监管方式、项目终止等问题的研究。
(7)其他。

3.调查研究有关问题,落实项目基本条件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对项目涉及的主要基本条件进行调查研究,落实项目基本条件。根据我们的经验,在本阶段,需要就以下问题和方面进行调研落实,并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建设。需落实的项目基本条件和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
(1)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范围、工程边界条件、建设规模及内容、工期要求。)
(2)项目建设质量标准和服务标准。
(3)土地使用方式、项目税费水平、政府支持条件、力度和方式。
(4)支付给投资人的投资回报及调整办法。
(5)经营期限、期满后的项目回收方式等关键问题。
(6)项目交易结构和安排。
(7)项目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和处理。
(8)遴选投资人的方式选择(竞争性谈判、招标等)。
(9)其他

4.建立项目财务模型并进行财务测算与分析研究确定项目财务模型,对项目的成本和投资收益进行测算和分析。通过项目财务测算分析,为合理设定项目条件提供依据,并为对投标人报价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创造条件。财务测算将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1)现行财税政策条件下项目的基本财务能力分析。
(2)项目合理的资本金比例,以及资本金投入流程。
(3)经营期的长短分析。
(4)投资人合理的收益率水平。
(5)政府提供有关优惠政策的方式和力度。
(6)项目主要风险因素的财务敏感性分析(如完工风险、投资超支风险、风险等)。
(7)其他。

(二) 项目识别与准备阶段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依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财金[2014]113 号)、《PPP 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财金[2015]167 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5]21 号)等,编制项目的产出说明、PPP 初步方案、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并报区财政部门审批。根据审批意见调整项目 PPP 方案,形成最终的实施方案并报批。

1.编制产出说明
PPP 产出是指满足项目需求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公共产品和服务等直观的产出,通过产出说明书的形式进行定义和规范。在此情况下,项目产出是一个绝对概念,强调不同模式间对项目需求相应结果的一致性,即无论采用传统的政府采购模式还是采用 PPP 模式,项目产出均指对具体的项目建设、融资、运营服务等需求标准的满足,是结构导向的指标。
2.项目初步实施方案初步实施方案应从项目概况、风险分配基本框架、项目运作方式、交易结构、合同体系、监管架构、采购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阐述。
3.物有所值评价(VFM)依据 PPP 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对本项目的物有所值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
定量评价主要通过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支出成本现值与公共部门比较值进行比较,计算项目的物有所值量值,判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否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定性评价主要从增加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等方面对本项目的物有所值进行评价,同时结合指标体系进行评分。
4.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是指识别、测算 PPP 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对当前及今后年度财政支出的影响,为 PPP 项目财政管理提供依据。开展 PPP 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有利于规范 PPP项目财政支出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实现 PPP 可持续发展。 5.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及财政部门审核意见,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项目涉及的各项具体条件,并对有关重大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措施;项目实施方案得到有权主管部门批准后即开始启动实质性采购工作。 (三) 政府采购阶段
1.制定实施阶段的具体计划根据批准的项目实施方案和有关要求,制定政府采购的具体工作计划和时间进度表,并明确各方的配合协调工作。
2.项目合同结构设计
根据项目涉及到的各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按照关系明确、职责清晰、保证效率、降低成本的原则,合理设计项目合同结构,妥善处理项目投资协议、经营协议、股权协议、政府监管办法等等有关协议和相互关系。 3.进一步研究确定具体的项目条件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与各部门进行项目具体条件的落实,进一步研究细化项目条件,为编制采购文件打好基础。
4.编制采购文件
采购工作可采用公开招标等公开竞争方式,因此,需事先编制严谨的采购文件,以明确项目的边界条件和要求、采购程序和选定投资人的标准等原则。同时,采购文件还应附上项目合同条件(如 PPP 协议等),将项目条件和要求等原则落实成具体的合同文本,以此作为采购谈判的基础。
5.组织具体采购工作
我公司组织具体的采购工作,主要工作包括:
(1)准备资格预审文件;
(2)发布资格预审公告;
(3)验证项目能否获得社会资本响应实现充分竞争;
(4)邀请社会资本和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参与资格预审;
(5)评审资格预审申请文件;
(6)向通过资格预审的社会资本发售采购文件;
(7)协助业主接待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及尽职调查;
(8)编制标前会议备忘录,并向所有投标人发送;
(9)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招标阶段出现的问题;
(10)其他。

6.评标
(1)邀请评标专家;
(2)召开评标会议、完成评标过程中的有关文件、记录、评标报告等。
(四) 谈判与签约
(1)协助谈判工作(做好谈判记录,编写谈判会议备忘录,澄清有关问题;协助做好谈判中有关问题的汇报工作);
(2)根据谈判修改《PPP 协议》,形成签约稿。
(3)协助采购方完成项目协议草签(与社会资本签署);
(4)协助采购方完成项目协议最终签署(与社会资本组建的项目公司)。